申论难题总是不得分?你应该学会这个!
关注玉溪华图了解更多招考资讯
考公实在是太难了,要想成功上岸,还得解决挡在前面的两座大山:申论与行测。
行测刷刷题好歹还有点得分的希望,可申论真的是块难整的硬骨头呀,尤其是遇到以下这些题目,总会想起高中被李华支配的恐惧。
“G市近期准备召开乡镇某某行动的整治工作经验交流会,假设你是X县县政府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你需要为县长起草一份在会上的经验交流发言提纲。”(35分)
“假如你是D县乡村振兴局的一名工作人员,群众向你反映的“快递进村难”问题,你需要针对该问题提出对策建议。(20分)”
“假如你某某镇的一名工作人员,为宣传发动群众积极报名参加乡村技能大赛,请你以大赛组委会的名义,给全镇村民写一封公开信。(40分)”
这些题目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这其实是考公申论中十分常见的题目,假设你是某某乡镇的工作人员,针对材料中的某某些现象、某些行为写出你对这些事物的看法或者对策。
这些题目得分难不说,分数占比还特别高,动辄二、三十分,有时候还高达四十分,你想想申论上岸的分数也是七八十,拿下了这些题目,不就约等于拿下了申论了吗?
但话是这么说,申论答题的套路可没那么简单,有时候我们连材料都看不明白,更别说写出能得高分的论点。
材料看不懂,答题不得分,是因为我们没有去针对材料中中国乡镇的现象以及行为去提出有可行性的看法与方案。
归根到底,我们对中国乡镇的发展情况根本就不够了解,光凭几段题目中提供的材料来拼凑答案,申论怎么可能拿高分?
这时候,哪怕是再怎么看新闻,顶多也只是有限地了解部分乡镇,这些只是中国乡镇的一个侧面,你没有办法从中去系统性的掌握中国乡镇发展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要点融进你的申论答题中去。
我相信大家在反反复复刷题的时候肯定意识到了,自己虽然身为一名中国人,却并不是一个“中国通”,面对申论题目中情况各异的各个乡镇,在答题上怎么可能做到对乡镇情况顺手拈来,下笔有神呢?
要想将中国的风土人情,社会概念都尽数知晓,做到答题时句句都是得分点,我们在备考的时候还是需要多看书,并且是有针对性地多去看这方面的专业书籍。
在这里推荐一本书《乡土中国》,这本书主要讲述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是中国乡镇发展学术研究的重要代表作。
《乡土中国》其中的十四篇文章全是费孝通先生“乡村社会学”一课的相关内容,这是费孝通先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开设的一门社会学课程。文章语言通俗、简洁,道理却十分深刻,足以展现中国基层社会的全貌。
本书作者费孝通先生是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在《乡土中国》这本书中费孝通先生更是首次提出了“差序格局”“熟人社会”等概念,深刻影响着后来的学者对中国社会的研究。
相信读完这本书,你会对中国社会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在应对申论中那些关于中国乡镇发展的题目时也会更加得心应手,不再迷茫。
文章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UeazIOaN2BzVDg_R_JfeVw
双旦特惠定金班200元购买 | 2022版云南公务员6本套 | 2022年云南公务员笔试系统提升班